有证据表明,肠道中的共生细菌可帮助塑造肝脏***,从而帮助***病毒。肠道菌群在抵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一种潜在的免疫调节疗法。Ren等报道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继续抗病毒治疗期间,通过胃镜(鼻十二指肠输注的方式)进行FMT,每4周一次(1-7个疗程),5名参与者中有4人乙肝e抗原(HbeAg)转阴,对照组的13人继续呈现HbeAg滴度阳性反应(p=)。菌群移植逆转anti-PD-1难治性黑色素瘤患者对PD-1药物产生应答。广东自体菌群移植技术及其过程
菌群移植(FMT)的历史可追溯到至少公元四世纪的中国。在东晋时期(公元300-400年间),葛洪在所著的“急诊医学”书《肘后备急方》中详实记载了使用粪便悬液诊疗危重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瘟病和伤寒等。据李时珍于1578年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新鲜或发酵的粪水可用于诊疗伴随高热、中毒、脓肿、痰湿、滞食的“瘟病”或“内热”。《重订通俗伤寒论》记载了使用粪便溶液或儿童粪便诊疗严重腹泻的“伤寒”。FMT的古籍依据按以下标准考证:(1)用人粪便来源的物质给人治病;(2)给药途径是经消化道;(3)推测是以新鲜粪水或发酵粪便中存活的功能菌群发挥疗效;(4)文字记载的方法、适应证、疗效可鉴。江西自闭症使用菌群移植临床应用菌群移植的临床效果如何?--上海沃本。
为规范菌群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2021年8月27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制定并印发了《上海市菌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21年版)》。该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菌群移植的比较低要求。规范适用于应用同种异基因菌群移植改善消化系统及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消化系统外疾病,其供体来源包括亲属及非亲属。上海市菌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的出台,意味着菌群移植技术日趋成熟,这将更有利于菌群移植技术的深入推广和应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健康”、“合格”的粪便可是百里挑一的哦,据报道合格率在2%左右,健康粪便的收集是为了做粪菌移植科研。而且你要知道,粪便能治病可不是一两天的事了,粪菌移植技术,于我国东晋时期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粪液改善食物中毒及腹泻的患者当然了,这里说的粪便能治病并不是简单的用粪便治病,而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改善。目前通过粪便菌群移植技术,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肠道细菌环境,这样就能够应用在许多疾病中,比如艰难梭菌、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儿童自闭症、糖尿病、肥胖等等,甚至目前有研究证实粪便菌群对抑郁的也有一定的效果。菌群移植成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潜在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结肠处的慢性炎症疾病,发病机理涉及多个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上皮屏障缺陷、免疫反应失调、环境因素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从直肠处开始发生粘膜炎症,并持续扩散至近端结肠;溃疡性结肠炎常表现出出血性腹泻,可通过结肠镜和组织检查进行诊断;目前,全世界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没有改善药物,一般只能用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药物以及一些消除炎症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来缓解症状。通过切除大肠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但是将严重影响患者后续的生活质量,而且肠外症状无法通过大肠切除手术根除。菌群移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福音!陕西直肠菌群移植疗效
上海沃本专注于菌群移植改善各类症状!广东自体菌群移植技术及其过程
菌群移植在肠内肠外疾病的诊疗中逐渐显示出应用前景,为了规范菌群移植操作,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中国微生态诊疗创新联盟和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倡议下,我们根据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临床经验,结合国内外文献,制订了《菌群移植途径的建立与临床应用中国共识》。本共识包括移植路径的选择、移植途径建立的方法学、移植途径建立的临床应用和不良事件监测四个部分。广东自体菌群移植技术及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