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的步骤1、姿势:患者枕部垫一薄枕,对口、咽、喉三轴线尽量呈一致;2、站位:插管者站于头侧,双眼与患者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便直视观察;3、给氧:球囊面罩「EC法」加压给氧,吸入纯氧2~3分钟,频率约12次/分。4、暴露:左手握住喉镜,右手张开患者口腔,将镜片从患者右侧口角送人,逐渐移到中间位置,把舌体推向左侧,缓缓插入镜身至会厌和舌根连接处,左侧伸直,向前、向上约45度提拉喉镜,看到会厌边缘,暴露声门(多角度呈现)。5、插管:右手握毛笔式持气管导管,从患者右侧口角将导管沿镜片插入,斜口端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套囊进入气管内,拔除管芯,继续送入,导管顶部距门齿约22±2cm。6、充气:给气囊注入空气,触摸气囊弹性似鼻尖,一般充气5~8mL,不超过10mL气体。7、评估:可见导管上有水汽,连接简易呼吸皮囊,挤压皮囊人工通气见双侧胸廓起伏,听诊双肺呼吸音存在且对称。8、固定:确认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后,立即放置牙垫,然后退出喉镜,用胶布将导管与牙垫一起固定,胶布长度以不超过下颌角为宜,粘贴牢靠,不可粘住嘴唇。9、检查:将患者头部复位,再次听诊检查双侧呼吸音是否对称,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如有需要立即连接呼吸机。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可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湖南气囊监测管路连续监测与控制仪厂家
影响气囊压力的因素●年龄老年人生理退化,环状软骨出现钙化,气管壁的弹性纤维减少,支气管壁变硬,管腔扩大,导致气道压力增高,所需气囊压力较大。建议临床对于老年的患者,须进行动态的监测。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患者及病情有所选择。●间隔时间及频率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为了减少VAP的发生率,有必要增加监测频率。●其他因素人工气道的患者所处的临床环境复杂也会影响气囊压力如:温度和海拔等。另外,麻醉手术过程中。麻醉气体向气囊内扩散,造成气囊压力增高。虽然在麻醉期间气管插管时间不长,麻醉科及复苏室不常规的气囊压力监测,但发生时因为气囊压力过高,也极易造成气道的损伤。机械通气连续监测与控制仪参考价气囊压力监控仪可以及时发现气囊破裂、气囊漏气。
防控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发布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指南(2013)》第八条明确指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每4小时套囊压力监测发现,与不监测相比,VAP发病率有所降低。研究发现,与间断监测气管套囊压力相比,持续监测套囊压力并使压力控制在25cm-30cmH2O范围之间,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病率。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学组推荐:应使气囊充气后压力维持在25-30cmH2O(推荐级别:D级)。可采用自动充气泵维持气囊压(推荐级别:B级)。
正常气囊压力值是多少?压力值通常是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经口或者经鼻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导管外气囊的压力。为减少气管壁的损伤,尤其是气囊压力对气管壁的损伤,应当控制气囊压力在25-35cmH2O范围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导管和气管之间的缝隙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漏气,会影响有创机械通气的疗效。为减少漏气,需要给气囊充盈一定容量的气体,让气囊的容量来密闭气道以保证有创机械通气的疗效,由于充气量和压力的关系,掌握的可能不是较准确,所以通常是以能够密闭气道的比较低容量,来尽可能的降低气囊的压力,但是如果用科学的方法定时的监测气囊的压力,可以更加保障的既可以密闭气道,又可以保持气道压力不至于过高,从而避免导致气管壁的损伤,因此建议定期监测气囊的压力。为减少损伤,能够密闭气道的比较低压力水平范围是25-35cmH2O。每个患者以能够密闭气道的比较低压力水平,作为可以给气囊保持压力的水平,这样可以比较大限度的密闭气道,保证有创机械通气的疗效,又可以掌握以及控制压力,尽可能的避免气囊对管壁的损伤。所以定量的监测可以通过减少单纯凭充气量控制压力的盲目性。设备的压力设置范围:20cmH20到45cmH20,共分为5档。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指南(2013)诊断VAP的诊断困难,争议较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的改变均缺乏特异性。活检肺组织培养是肺炎诊断的金标准。因其是有创检查,临床取材困难,早期不常进行,不利于指导早期初始的经验用药。文献报道的多种检测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各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对VAP诊断的准确性受到质疑。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VAP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和病原学诊断。近年来,一些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可提高临床对的识别,其对VAP的诊断意义值得关注。而临床肺部评分(CPIS)可行性好,能对VAP的诊断量化,有助于临床诊断VAP。气囊管理是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气囊压力又是气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ICU连续监测与控制仪招标
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新增完善部分医疗服务的通知,证明使用气囊压力连续控制和监测的重要性。湖南气囊监测管路连续监测与控制仪厂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如何防患于未然VAP的发生率:VAP是指原无肺部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诊疗48小时后,或拔管48小时以内发生的肺部,为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并严重影响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有研究表明,VAP多发生在机械通气诊疗后7.2天,小于4天VAP发生率低。VAP发生率随机械通气诊疗时间增加而升高,进行机械通气第10天肺炎累积患病率6.5%,第20天时19%,在整个机械通气过程中,肺炎危险性平均每天增加1%,约为未行机械通气患者的3~21倍。总的发生率9%~70%。不同患病群体VAP的病死率24%-76%。引发VAP的危险因素:●患者年龄较大,自身状态较差;●患者慢性肺疾病者,长期卧床,意识丧失;●有痰不易咳出;●机械通气时间长,上机前已使,特别是光谱素引致菌群失调;●消化道细菌易位,长期使用H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抑制剂,胃酸缺乏易于细菌在消化道寄生繁殖。VAP的主要预防措施在VAP的防治中,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护理工作适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的减少VAP发生。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减少医护人员的人力成本,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湖南气囊监测管路连续监测与控制仪厂家
影响气囊压力的因素:连续的压力监测发现气囊内压力极易产生波动,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气囊的种类、材质、形状等气囊本身的特征都可以影响气囊内压力。导管使用时间、药物使用特别是一些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也会对气囊内压力产生影响。但是气囊压力较常见的影响因素还是临床中常规的护理操作如负压吸痰、雾化吸入、翻身、口腔护理等。这就需要护士在操作前后及时检测、调整气囊内压力。对于翻身、吸痰、口腔护理这3项护理操作应该在操作后10min左右再进行测压并及时给气囊补气,从而防止因压力下降快导致口咽部分泌物流入气管。而对于吞咽、雾化吸入和管道更换护理操作则对气囊压力影响相对缓和,因此无需在操作后频繁测压,只需要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