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gNOG全称为evolutionarygenealogyofgenes:Non-supervisedOrthologousGroups,是一个蛋白聚类数据库,带有功能描述和功能类别说明,由EMBL(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维护。包含1,133个物种、共721,801个直系同源组、共41个不同水平的直系同源组分类,整合了5,214,234个蛋白序列。分别更新了4,873个COG数据库信息和4,850个KOG数据库信息。GO全称为GeneOntology,一套国际标准化的基因功能描述的分类系统。GO其分为三大类:1)细胞组分(CellularComponent):用于描述亚细胞结构、位置和大分子复合物,如核仁、端粒和识别起始的复合物等;2)分子功能(MolecularFunction):用于描述基因、基因产物个体的功能,如与碳水化合物结合或ATP水解酶活性等;3)生物过程(BiologicalProcess):用来描述基因编码的产物所参与的生物过程,如有丝分裂或嘌呤代谢等。Swiss-Prot,是2002年由UniProtconsortium建立的基因数据库,其特点在注释结果经过实验验证,可靠性较高,可用作其他数据的参考。 小基因组测序建库测序需要多久?陕西叶绿体小基因组测序售后分析
叶绿体基因组中的突变事件通常聚集在“热点”中,这些突变动态产生分散在叶绿体基因组中的高度可变区。Oresitrophe和Mukdenia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通过分析Oresitrophe和Mukdenia的叶绿体基因数据,我们开发了丰富的遗传资源,包括cp热点区域,cpSSRs和多态gSSRs,可以更***地了解气候变化对东北及邻近地区岩生植物的分布历史和影响。【参考文献】
Chloroplast genome analyses and genomic resource development for epilithic sister genera Oresitrophe and Mukdenia (Saxifragaceae), using genome skimming data. BMC Genomics, 2018. 湖北叶绿体小基因组测序活动云生物提供小基因组测序的报告规范吗?
南五味子含有17个正向重复序列,16个回文重复序列和25个串联重复序列。五味子包含30个正向重复序列,13个回文重复和25个串联重复。而八角茴香含有8个正向重复序列,21个回文重复和32个串联重复。长度为30-40bp的重复**常见的(平均%),切位于非编码区的重复比例高于编码区。采用mVISTA和DnaSP程序分析叶绿体基因组水平的总体序列同一性,并检测五味子科叶绿体基因组中的不同区域。结果表明,叶绿体基因组存在高度的共线性和基因顺序保守性,同时非编码区域的差异比编码区域更高。IR的扩增和收缩导致各种植物谱系之间的基因组大小变化,可用于研究植物谱系的系统发育分类和基因组进化。与其他植物叶绿体谱系相比,五味子科中的IR具有10kb的收缩。IRa/SSC边界延伸到ycf1,导致三种Schisandraceae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存在ycf1假基因。
虎耳草科植物cpDNA的重复序列和热点区域:O. rupifraga-BJCP cpDNA***鉴定出58个gSSRs。其中,44个位于LSC区域,而8个和6个分别位于IR和SSC区域。 在这些SSR中,43个mo**1个di-,4个tetra-。在O. rupifraga和M. rossii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检测到15和17个正向重复序列序列(>30bp),3个叶绿体基因组中都检测到17个回文重复序列。在cpDNA中同事检测到60bp、61bp、62bp和79bp长重复序列。热点区域将为随后的Oresitrophe和Mukdenia的系统地理学和分化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遗传信息。 小基因组样本制备有哪些方法呢?
叶绿体和线粒体有自己的基因组、蛋白质合成系统和膜系统,说明这两种细胞器具有自我繁殖所必须的基本物质,能够进行转录和翻译,这就保证了它们在真核细胞中仍然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有关线粒体遗传的研究,已经清楚地显示出了线粒体的自主性。通过细胞的结合,一种细胞的线粒体可以在杂种细胞及其后代的体内生活和增殖。不仅一种动物的线粒体可以生活在另一种动物的细胞中,而且连叶绿体都可以人工地使它们生活在动物细胞中。例如,在离体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菠菜叶绿体,半小时就可以看到有些叶绿体已经在小鼠的细胞中生存。事实上,叶绿体在***外也能独自生存相当长的时间。例如,把刺海松(一种管藻)的叶绿体培养在简单的无机培养基中,5d后它们仍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小基因组测序的优点有很多。广东物种分类小基因组测序售后分析
云生物就带您了解一下小基因组测序的特点。陕西叶绿体小基因组测序售后分析
叶绿体基因组楝科植物叶绿体揭示物种进化遗传标记:新测序的楝科植物(Cedrelaodorata)基因图谱见下图。与已发表的印度楝()质体基因组相比,这四个物种cpDNA基因含量和基因顺序几乎相同,不同之处在于IRa/SSC边界处的ycf1基因未注释为假基因;18个独特的基因被注释为在四个新测序的楝科物种中包含内含子;而在印度楝(Azadirachtaindica)中的petD和rps12基因的中缺少内含子。为了研究楝科植物基因组序列的多样性,MVista共线性表明,这四种新测序的cpDNA与印度楝树(Azadirachtaindica)相比相似性较低,基因间区域和rpl16内含子(LSC)存在大的缺失。共有序列比对表明以下区域显示出比较高的变异频率:1-10,000bp,具有923个可变位置(top1);120,000-130,000bp,771个位置(top2);130,000-140,000bp,13,000个位置(top3)。top1区域位于LSC的5个主要部分,包括psbA,matK,rps16,psbK和psbI。top2-和top3-区域连接并**ndhF下游的SSC、SSC/IRb边界。 陕西叶绿体小基因组测序售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