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AIS基站要素数据库,能够在一张图上实时的标绘及查看AIS基站相关要素的基础信息、位置信息、多媒体信息等动静态信息,实现区域内的AIS基站坐标位置与基站运行状态的二维地图展示,可以自定义满足整个监管辖区AIS设备的可视化监管;
支持点、线、面的相关图形显示,并可设置显示样式、颜色等,同时在要素详细信息中支持图片、视频、附件等导入。显示样式可以根据所属管理单位以树型结构显示,也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习惯分类显示。
通过AIS基站实时上传数据,能够在图上显示基站的状态信息,并可以通过调用应用服务,向前端设备发送指令。能够根据基站的类型、状态等,进行区分、标注及分组显示。 系统实现了CCTV摄像头与AIS/雷达跟踪目标的联动。海上风电安全
船舶自动识别子系统
(AIS)海上航行中,船舶之间常常需要掌握彼此之间的动、静态消息,避免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因此实现船舶的自动识别是海上航行安全、海上交通管理和航海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作为一种新型的助航设备,安装了AIS的船舶能够在不需要船舶驾驶员介入的情况下,周期性地在海上通过VHF频道自动广播船舶的运动信息。向其他过往船只发送本船的运动信息与轨迹,以提示其他过往船只提前规划航道,避免发生碰撞。 上海风电安全清单对风险事件进行事前预警防范,事中进行跟踪处理和取证,事后进行回放和追责。
海上安全监管中的需求分析:
对来往施工船舶和来往船舶的监管
1.外来的渔船禁止驶入风场区域
2.实时掌握船舶位置动态
3.是否按规定航行行驶
4.实时查看船舶内部的视频图像
对施工人员的监管
1.人员每天的进出情况
2.是否戴安全帽和穿救生衣
3.人员的位置实时显示
4.落水时能自动求救和报警
对施工天气环境的监管
1.风场区域的实时气象信息
2.突发天气能自动预警
针对上述需求,建设一套将分散的各类系统信息数据收集,进行数据的整合并统一显示管理及调度,实现远程监控和安全管理的智慧管理平台。整个系统总体设计包括:决策管理、人员管理、视频监控、海洋气象服务、工单管理、船舶管理、后台系统及应急通信等。
系统性能指标稳定性:系统持续运行7*24小时;
响应时间:反应时间低于3s;
并行时间:连接十台基站查看数据处理实时性,数据延迟不超过10s;
同时在线用户:支持同时200个用户在线;
适配CentOS、麒麟OS等操作系统。
基站设施和安装要求单个AIS基站设备共2U,上架安装,基站安装在平台的机房内,天线安装在平台顶部,周围无遮挡,所有设备接入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接地电阻≤5Ω,所有设备、天线、馈线要求良好接地。本工程所有设备采用交流220V供电方式,根据AIS基站的设备功率值进行估算,整个AIS基站的总功率不超过100W。 大多数非法捕捞的渔船会非法关闭AIS设备,造成靠AIS监管困难。
海上风电甚高频(VHF)通讯子系统通过部署VHF基站完成风电场及周边海域的VHF信号覆盖,管理部门可以通过VHF通讯系统每天定时向所有船舶播发各种航行通告、气象水文预报以及突发性灾难信息,以利于船舶的安全航行,并通过VHF基站对航道秩序进行指挥调度。当有船只进入风场区域,值班人员在调度客户端上通过VHF通讯频道对该船只进行喊话驱离,当有船舶进入风场禁区时也可进行告警信息广播。
VHF基站建设
船舶通信可分为两大类:遇险与安全通信和一般通信,它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和正常营运生产所必需的通讯手段。无线电通信中IMO(国际海事组织)制订的 SOLAS公约和ITU(国际电信联盟)制订的《无线电规则》,对有关遇险与安全通信有明确规定这些有关遇险与安全的通信具有强制性它包括使用的频率、通信方式、值班制度、设备配备等。本项目根据国际相关标准,本项目建议设置一个国际通用的CH16遇险与安全通信频道(具体频道可按辖区统一规划待定,暂定使用的CH16)。 利用雷达和AIS各自的优点,两者信号进行叠加和冗余互补 ,结合CCTV和VHF,让船舶动态信息更准确和更全。西藏海上风电安全方案
构建海上可视化监控体系,通过全海域可视化监控时刻关注风电场内外的船舶通航情况。海上风电安全
施工区域安全预警系统
施工区域安全预警系统作为海上风电的安全管理的基础平台,包括雷达在线监测子系统、船舶自动识别子系统(AIS)、甚高频(VHF)通讯子系统、视频监控(CCTV)子系统等,系统将风场施工区域的船舶信息在一张图上进行展示。包括AIS信息、雷达回波叠加显示、CCTV视频叠加信息,保证海上数据信息的精确显示,实时显示海上风电场及附近水域的交通状态。可通过电子围栏设置警戒区,对于雷达、AIS、CCTV等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对于船舶碰撞进行提前预警。 海上风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