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船与集控中心之间传输距离远,而且施工区域没有运营商的公网信号,需要传输视频图像等,带宽要求高(50M-100M),加上船舶在移动状态,以往的网桥、自组网等技术不能满足项目的需求。针对上述需求和项目的特点,拟采用先进的带动态跟踪伺服动中通高带宽微波通信技术,该技术是使用波长在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进行通信,该波长电磁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200MHz(0.3GHz)-300GHz,
项目选用5.8G频道进行传输,无需申请频率执照。与同轴电缆通信、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网传输方式不同的是,微波通信是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通信,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并且借助伺服动态跟踪技术,保证船舶在移动状态下还保存良好的连接。 对风险事件进行事前预警防范,事中进行跟踪处理和取证,事后进行回放和追责。陕西海上风电安全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安全生产人员动态监管系统从人员跟踪定位及人员应急处理两个方面对风电场人员进行管理,由系统管理人员将作业人员基本信息及示位标绑定信息录入到系统中,作业人员出海作业时携带个人示位标以及移动设备,当人员登上船只、风机、升压站等设施时扫描张贴的二维码或人脸识别等方式即可实现打卡及人员当前动态上报;当人员落水时携带的个人示位标立即发送包含GPS位置的报警报文到AIS基站,AIS基站通过UDP方式将报文转发到数据采集服务器,服务端解析数据后,将触发报警消息,并且控制摄像头自动转动到落水人员位置进行联动跟踪拍摄,确保尽快进行救援。安徽海上风电安全监管系统自然灾害风险频率高、风险具有阶段性以及风险应急处置通达性差等特点,海上风电安全风险应对处置难度大。
数据共享与接口
建立符合统一数据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平台,能实现将系统中所需共享的异构和非异构的数据信息使用通用的数据抽取(采集、清洗、转换或同步)方法,推送至平台中进行共享、发布、应用;除此之外还能与海事单位所用系统发布的数据接口实现共享数据的交互。
(1)数据源配置添加需要采集的数据信息,并对需要采集的数据进行配置,包括配置数据源字段信息,数据源采集的方式,数据源存储信息等。
(2)数据汇总支持各个分支数据源汇总数据到数据中心。采集公共数据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汇总的过程,整合各个系统平台将各业务部门的公共数据采集回来,汇集到数据中心的缓存数据库。经过数据管理系统的比对、校验、转换得到一致的数据。
顺应国家近期关于海上风电施工安全专项监管要求,本项目的主要涉及海上风电建设施工期的对于船舶、人员、海上作业环境等多方位的安全监管工作,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了一套基于AIS、雷达、VHF、CCTV等多信源数据的海上风电施工期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在风电场内布置多种数据感知传感设备以多方位、多层级手段对海上风电场交通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对风电场全海域可视化监控,对进出风电场区域的船舶和人员的实时监测定位。报警发生后,系统经过联动追踪算法计算,自动驱动云台与镜头动作,并在10秒之内完成对目标的视频联动。
基站主要技术参数
AIS收发信机:
AIS无线收发基站内置基站控制器,实现多种接口形式的数据服务接口及灵活的管理配置方式,产品性能符合IEC62320-1和ITU.M-1371-4标准的有关规定。主要用于水域船舶监控和信息播发,可单独工作,也可通过系统集成实现网络化应用。
频率范围:156.025MHz—162.025MHz
默认信道:CH87(161.975MHz)、CH88(162.025MHz)
信道带宽:25KHz(默认)/12.5kHz
发射输出功率:12.5W(默认)/2W
频道间隔:25kHz
调制方式:GMSK/FM
数据编码方式:NRZI
数据速率:9600bpsAIS
接收通道数量:2
灵敏度:不低于-110dBm,PER≤20%
GNSS定位精度:≤10mGNSS
授时误差:≤20ns
工作温度:-30℃~60℃
设备具有4.3寸彩色触摸显示屏,分辨率800*480 临近主要航道,渔船和来往的船舶易误入风场施工区,易发生碰撞、损坏线缆等事故。福建风电安全监管
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平安顺利推进。陕西海上风电安全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船舶自动识别子系统
(AIS)海上航行中,船舶之间常常需要掌握彼此之间的动、静态消息,避免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因此实现船舶的自动识别是海上航行安全、海上交通管理和航海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作为一种新型的助航设备,安装了AIS的船舶能够在不需要船舶驾驶员介入的情况下,周期性地在海上通过VHF频道自动广播船舶的运动信息。向其他过往船只发送本船的运动信息与轨迹,以提示其他过往船只提前规划航道,避免发生碰撞。 陕西海上风电安全监管平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