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学超声应用主要分为体外诊断超声和介入超声两大类。体外诊断超声的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其整体设计架构已经相对成熟稳定。目前市场上的体外诊断超声换能器,大多沿用保罗·朗之万所发明的换能器基本思路。尽管后续技术材料的不断创新使得压电材料的灵敏度和带宽有所提升,但体外诊断超声的发展仍面临一定瓶颈,尤其是在临床要求的超声实时性和微型化方面,尚缺乏手术中精细定位及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介入类超声产品如ICE和IVUS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率先打开市场,显示出介入超声在房颤、结构性心脏病、冠脉介入、泌尿、消化道等多个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超声刀用于需要控制出血及期望热损伤较小时的软组织切割。超声刀微创手术方案微创手术
⑴.安全,无论是材质、构型、锐度都应该在切割组织的同时对患者起到小的伤害;⑵.实用,在外科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手术刀具能够在设计上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和手术医生的操作习惯;⑶.耐用,手术过程中无需反复更换刀片,可节约手术时间,增加手术的安全性;⑷经济,在制造价格上能够尽可能的节约,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达到比较好的经济效果。这一切的发展与改进仍需要医务人员与科研人员不断地摸索与融合,以求精益求精,共同造福于人类。广东16省联盟集采中标超声刀解决方案世格赛思自主研发生产材料,不仅打破了底层材料的海外技术垄断。
当前临床上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系统(以下简称“超声刀“)至少面临四大问题,首先是手术烟雾,超声刀振动产生的空化效应在组织液或血液中产生了雾气,过大的雾气遮挡了腹腔镜的视线,导致医生无法看清组织;其次是切割及凝血不稳定,术中使用不顺畅,术后存在较大的风险。第三是刀头稳定性,常出现术中刀头断裂,超声刀工作于高频共振状态,加速度非常大,刀头极易断裂失效,近些年随着超声刀头复用概率下降,断刀事件发生较少,但刀头随着手术时间长切割和凝血稳定性大幅度下降。是经济问题,质量的进口超声刀,购置成本高,病人收费低,导致不得不复用,存在巨大的交叉风险。
超声刀的夹持作用,很多时候是与切割、凝闭、分离同步完成的。一般来说,超声刀的夹持尽量使用刀头的分之二。其实对于不重要的组织,可以大把夹持,快速切割;而对于精细的操作,要小心仔细,如小鸡啄米,用刀头的尖部分轻轻咬起少量组织(心法二:小步快跑)。操作仔细的话,超声刀可以像电钩一样完成精细的操作。初学者使用超声刀,应该从少量组织开始夹起,这样有助于锻炼自己的操作精细度。在不重要的组织练习夹持精度,操作熟练后逐步开始游离血管、血管旁淋巴结等的精细操作。超声刀也可以单独用于出血点的止血。
医疗机构越来越多地采用超声刀,主要用于微创手术,以及医疗基础设施的改善。超声波手术刀越来越多地用于腹腔镜和开放式普通手术、妇科手术、儿科手术、整形手术和泌尿外科手术,以及暴露于特定的骨科结构,如关节和脊柱。当在腹腔镜下使用时,被手术刀破坏的组织通过抽吸从体内移除。两种代表性的超声刀产品分别为软组织超声刀以及超声骨刀。软组织超声刀是以空化效应和机械振动效应为主,刀头在超高的振动频率下接触组织蛋白,组织内水分迅速汽化,蛋白氢键断裂,蛋白质变性凝结,从而达到切割、凝闭和止血的作用。软组织超声刀主要用于腹部外科,并逐步在甲乳科、泌尿科等其他科室得到应用。超声骨刀以机械振动效应为主,刀头产生的几十万g重力加速度能够瞬间将骨组织粉碎,其作用范围有几百微米,不会对临近组织造成碎裂及损伤,从而实现精细切割。超声骨刀主要应用于牙科和口腔额面外科,逐步扩展到脊柱外科。 采用超声切割凝固原理,工作时只是刀头接触病患部位,没有电流通过机体,不会发生传导性组织损伤。微创手术超声刀使用流程
超声刀头温度小,周围导热距离<5μm,对周围重要脏器及组织更为安全。超声刀微创手术方案微创手术
部件:自主研发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主要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其关键部件为高性能压电陶瓷,该部件目前由欧美日企业垄断,如德国PI及日本富士等,价格昂贵,采购周期不稳定,世格赛思医疗内高等院校通过4年的努力完成了该部件的国产化,其性能无论是在温升、振速、机械品质因素、介电常数等方面都略超进口产品。自主研发的超声换能器从部件、声学仿真设计、电极材料选型改性、表面处理到加工成型,均为自主完成,且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实验数据显示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声换能器从振速、机械耗损上已超越进口产品,意味着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声换能器性能已超越进口产品。超声刀微创手术方案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