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抛光腐蚀,电解浸蚀参考资料
试验材料 |
浸蚀液配比 |
电解参数 |
时间 |
阴极材料 |
备注 |
铝和铝合金 |
蒸馏水 90ml磷酸(1.71) 10ml |
1~8V |
5~10秒 |
不锈钢 |
纯铝,铝一铜,铝一?铝一?硅合金 |
铜 |
正磷酸/蒸馏水=2:1 |
0.8V 24。C |
30秒 |
铜 |
除锡青铜外的合金 |
黄铜 |
正磷酸/水=3:5 |
0.01A/cm2 16~27。C |
几秒 |
铜 |
α黄铜,β黄铜 |
黄铜 |
正磷酸/水=4:6 |
0.08~0.012A/cm2 24。C |
几秒 |
铜 |
α黄铜 |
黄铜 |
正磷酸/硫酸(浓)/蒸馏水=67:10:23 |
0.8V 24。C |
30秒 |
铜 |
含Sn≤6%的青铜 |
青铜 |
正磷酸/硫酸(浓)/蒸馏水=47:20:33 |
0.8V 24。C |
30秒 |
铜 |
含Sn≤6%的青铜 |
电解抛光腐蚀原理,关于电解抛光原理的争论很多,被公认的主要为薄膜理论。薄膜理论解释的电解抛光过程是:电解抛光时,靠近试样阳极表面的电解液,在试样上随着表面的凸凹不平形成了一层薄厚不均匀的黏性薄膜,这种薄膜在工件的凸起处较薄,凹处较厚,此薄膜具有很高的电阻,因凸起处薄膜薄而电阻小,电流密度高而溶解快;凹处薄膜厚而电阻大,电流密度低而溶解慢,由于溶解速度的不同,凹凸不断变化,粗糙表面逐渐被平整,然后形成光亮平滑的抛光面。电解抛光过程的关键是形成稳定的薄膜,而薄膜的稳定与抛光材料的性质、电解液的种类、抛光时的电压大小和电流密度都密切相关。根据实验得出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曲线称为电解抛光特性曲线,根据它可以决定合适的电解抛光规范。无锡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性价比高电解抛光腐蚀,控制抛光/腐蚀工作时间。
低倍组织热腐蚀,故障排除
故障问题 |
故障原因 |
电源开关按下不通电 |
断路器跳闸或者电源按钮开关损坏 |
开机温度显示326.7 |
温度传感器接触不良或者损坏,需要更换传感器。 |
开机温度显示0, |
系统初始化不成功,进入隐藏控件进行初始化操作。 |
加热温度不变化 |
加热器损坏,或者导线接触不良。 |
晶间腐蚀操作主意事项,温度:如果测量加热器温度时应主意溶液的沸点温度,不能将温度设置大于溶液的沸点温度。如果有条件应先将温度传感器进行校准再使用,这样在设置温度的时候4个工位偏差不会很大,不然会有几度的偏差,主意原因是温度传感器线太长、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位置有误差(测量的时候一定要将传感器塞入测量管底部,用塞子固定避免传感器移动,特别主意,如果传感器移动了,测量温度会一直达不到设定温度,这样长时间工作会烧坏加热器,因为加热器会长时间内满功率工作达到比较高的温度。所以要实时观察各通道温度和溶液沸腾状态,)电解抛光腐蚀,实时测量。
晶间腐蚀操作主意事项,温度:溶液温度与沸腾状态:再各通道使用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在设置相同的温度时候,有的通道会沸腾得厉害,有的基本上没有沸腾主要原因有1、温度传感器各通道有误差或者测量误差;加热器的功率有误差功率大的会沸腾得快一些;各通道烧瓶里的溶液体积有误差,溶液少的会沸腾得快。(冷凝水一定是在相同条件下)如果溶液温度一直稳到达不了设定温度但溶液处于沸腾状态的时候(温度一直保持在最高温度),我们可以手动去设置一下该通道温度值,应低于一直保持最高温度值0.5-1℃或者慢慢以0.5℃为单位减小(应先确保温度传感器测量位置没有问题)晶间腐蚀,是金属局部腐蚀的一种,沿着金属晶粒间的分界面向内部扩展的腐蚀。无锡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性价比高
电解抛光腐蚀,实现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压工作方式。广东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性价比高
电解抛光腐蚀,不适用本方法:不能用塑料镶嵌试样,因为塑料不导电容易被电解液浸蚀:极易受电解液浸蚀的金属相和一些夹杂物不能采用电解抛光:需要边、角的试样,不适宜进行电解抛光。
电解浸蚀参考资料
试验材料 |
浸蚀液配比 |
电解参数 |
时间 |
阴极材料 |
备注 |
镍和合金 |
铬酸(10%) |
1.5V 24。C |
1~8秒 |
不锈钢 |
|
镍和合金 |
浓硝酸/冰醋酸/水 =2:1:17 |
1.5V 24。C |
20~60秒 |
|
好的一种浸蚀液 |
镍和合金 |
草酸(10%) |
1.5~6V ,24。C |
15~30秒 |
|
特别适用于因科镶合金 |
镍和合金 |
硫酸(8%) |
6V 24。C |
5~30秒 |
不锈钢 |
显示碳化物和晶界,因科镍和镍一铬合金 |
电解抛光腐蚀,显示钢的显微组织的电解浸蚀剂及电解抛光液表 浸蚀剂名称及成分 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混合酸水溶液: 磷酸 90亳升 硝酸 8亳升 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