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体炉的升温和降温时间也是黑体的重要特性,这一点虽然不能改变其测试性能,但能够极大地影响实验或生产效率。1℃的变化如果需要等待5分钟,这个时长会造成实验的拖延或不及时,或生产效率的降低,尤其是在需要不断改变黑体温度的情况下。DIAS的CS1500系列黑体,改变10℃以内的温度需要的温度稳定时间在60秒以内,无论是升温或降温情况下。DIAS的黑体可以在任意时间设置成任意想要的温度,不受步骤流程的约束,在降温过程中(低于0℃)。***,经一段时间风扇冷却,使得黑体炉温度降至室温后,即可拔电源插头。智能黑体炉BR400
BR1450中高温黑体辐射源/黑体炉温度范围宽广,由100~1450℃内任意一温度点皆可随需要调整。稳定、重复的校正面板让使用者能快速而准确地校正及测试红外线高温计(红外测温仪)。黑体开孔直径Φ32mm的面积,适用大部份的红外线高温计(红外测温仪)。系统另有RS-232或485的计算机通讯接口方便计算机控制设定温度及自动测试。功能特点:●温度范围:100~1450℃●采用自动升温控温方式、安全可靠、温度稳定性好、使用操作方便●使用双排数字显示测量值及设定值●紧凑而坚固的设计、集校准与测试的完美结合德国进口黑体炉检修腔体式黑体炉发射率至少可以做到0.99以上,市场上一些**黑体设备标称可以做到0.999。
当谈及黑体炉的温度精度时,必须考虑以下四个因素:•温度传感器(通常是Pt传感器)•电子测试单元•温度传感器和发射面之间的导热材料•反射率只要以上因素中有一个没能控制好,就不能保证温度精度。问题是温度芯片和发射表面之间的热接触无法测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说明温度精度时,厂家只能说明其温度传感器结合他们测试卡的精度,而不是黑体温度的实际精度。总之,厂家给出的精度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指导。作为需要慎重考虑的参数,DIAS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黑体的反射率以及温度传感器和发射面之间的导热材料上,从而保证黑体的温度精度尽可能的接近温度传感器的精度。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红外遥感领域计量创新研究团队,在红外遥感计量技术和新型红外遥感载荷定标技术等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团队负责人为郝小鹏研究员。在实验室定标方面,建立了我国真空低背景红外高光谱亮温标准装置(VRTSF),为FY-3、FY-4、GF-5、资源和海洋系列卫星红外遥感载荷开展了大量的计量校准服务,支撑了我国航天遥感技术高定量化的发展;在星上定标方面,承担了风云三号05星高光谱大气成像仪、中分辨光谱仪等在内的多个型号任务的空间黑体炉的研制,保证了我国高定量化红外载荷的高精度定标要求;在外场定标方面,研制了多种外场观测设备,如地/水表面红外辐射测温仪、水体剖面温度测量仪和多通道自校准热红外辐射计,经过不断改进优化,已形成多代产品,为热红外波段卫星载荷的外场定标实验提供数据支撑。高级的腔体式黑体炉可以做到3000℃,而且升降温速度极快,十几分钟即可升上去并稳定住!
卫星遥感器在轨运行期间,除了利用星载黑体辐射源进行在轨辐射定标外,还需定期开展野外辐射校正场的替代定标工作。目前我国在野外辐射校正场的替代定标主要以人工现场测量的方式进行,所选取的辐射定标场一般为地物特征单一的偏远地区,外场定标频次较低(1~2次/年),难以准确反映卫星载荷的性能变化并对其及时进行校正。如何提高卫星遥感器外场定标的频次和时效性,保证分析遥感器衰变的有效数据量,对提高卫星遥感器的外场定标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能笼统地以某一个黑体炉有效发射率值来评价腔体的好坏。小巧型黑体炉试用
腔体式黑体炉的有效辐射面较小,且隐藏在体腔内,更容易控制温度。智能黑体炉BR400
**组听取汇报并逐章逐条审查标准及编制说明的全部内容,从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给予指导性意见,对送审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经质询和讨论后,**组一致认为《清洗消毒器温度、时间参数校准方法》、《表面温度源性能测评方法》2项团体标准起草过程符合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内容和格式符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及GB/T1.1—2020要求。充分体现了该团体标准制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黑体炉**组一致同意上述2项团体标准通过审定,接下来,标准编制组将根据本次审定会提出的修改意见形成报批稿。智能黑体炉BR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