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系列黑体辐射源,温度控制采用PID控制技术,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温度校准和修正方便。BR1450中高温黑体辐射源/黑体炉温度范围宽广,由100~1450℃内任意一温度点皆可随需要调整。稳定、重复的校正面板让使用者能快速而准确地校正及测试红外线高温计(红外测温仪)。黑体开孔直径Φ32mm的面积,适用大部份的红外线高温计(红外测温仪)。系统另有RS-232或485的计算机通讯接口方便计算机控制设定温度及自动测试。功能特点:●温度范围:100~1450℃●采用自动升温控温方式、安全可靠、温度稳定性好、使用操作方便●使用双排数字显示测量值及设定值●紧凑而坚固的设计、集校准与测试的完美结合黑体炉采用自动升温控温方式,安全可靠,升温速度快,温度稳定性好。德国Optris黑体炉HFY206B
研究发现,发射率越高,黑体辐射对环境的敏感度越低,受环境温度影响越小。黑体炉的优势之一就是其高发射率,所有的扩展面源黑体的发射率都是0.98,腔式黑体的发射率>0.99。扩展面源黑体的通过其符合LNE(与NIST同等的法国标准)特定的一种特定涂料来实现高发射率。HGH通过对黑体进行辐射校准来实现黑体在1到14um的整个波长范围内其等效发射率达到1。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来了解辐射校准的重要性:100℃的条件下,分别在不做辐射校准和做辐射校准的情况下测量黑体(发射率0.98)的温度(通过红外温度计)。不做辐射校准的情况下其表面温度为98℃,而做过辐射校准后其表面温度为100℃。中低温黑体炉厂家报价黑体炉的维护过程中,注意检查加热元件的老化程度,及时更换损坏的元件,以保证设备的加热性能和使用寿命。
卫星遥感器在轨运行期间,除了利用星载黑体辐射源进行在轨辐射定标外,还需定期开展野外辐射校正场的替代定标工作。目前我国在野外辐射校正场的替代定标主要以人工现场测量的方式进行,所选取的辐射定标场一般为地物特征单一的偏远地区,外场定标频次较低(1~2次/年),难以准确反映卫星载荷的性能变化并对其及时进行校正。如何提高卫星遥感器外场定标的频次和时效性,保证分析遥感器衰变的有效数据量,对提高卫星遥感器的外场定标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6月8日,福建省计量测试学会召开《清洗消毒器温度、时间参数校准方法》、《表面温度源性能测评方法》2项团体标准审定会。本次审定会邀请了来自莆田市计量所杨凌文高工、宁德市计量所陈万灵高工、漳州市计量所蔡泽兵教授级高工、福建省中科标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王志民高工、福建省老年医院黄祖勇高工、南平所计量所潘伯杰高工6名**,会议推选杨凌文高工担任**组组长。会议由福建省计量测试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程华燕主持。审定会上,福建省省立医院郑沁春高工、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刘萍高工、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林军教授级高工分别**起草工作组做关于2项标准起草过程、征求意见情况及黑体炉技术要点的汇报一般的红外测温的校准周期是一年,建议选用腔形,发射率达到,才能准确的校准红外测温仪。
黑体炉标准的制定主要参照两方面的指标:一是要同时考虑制冷和制热性能;二是要完善全年控制策略。在全年能效的制定上,以APF或者IPLV作为参考指标,同时还要在全国不同气候区域中参考系统的全年耗电曲线。特别提出的是,在加入末端产品进行整体系统的能效评价后,对于整个系统标准的制定也更加的复杂。目前,标准中拟纳入的末端形式有以下几种:辐射采暖、强制性对流换热器、风机盘管、采暖散热器和地板采暖五种。因此在不同的末端形式下,对于出水温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标准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以不同的出水温度为参考值。“每一个成品都需要经过专业的黑体炉做两个温度点校准,一是32℃,一是42℃。智能黑体炉供应商
系统包括: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器1套、恒温黑体炉1套、工控服务器主机1套、云计算中心平台1套。德国Optris黑体炉HFY206B
黑体炉改变10℃以内的温度需要的温度稳定时间在60秒以内,无论是升温或降温情况下。HGH的黑体可以在任意时间设置成任意想要的温度,不受步骤流程的约束,在降温过程中(低于0℃)。例如,当把一个黑体从100℃降温到25℃时,普通低温黑体大概需要15分钟;对于**黑体来说,它的典型冷却速率为0.2℃/s,所以只需要6分钟就可以从100℃降温到25℃;而HGH的DCN1000黑体系列,*需要3分钟。另外,对于双温应用(例如NETD),HGH研发了双发射面黑体:TwiN1000黑体。它们有两个**的发射面,温度范围0-150℃,可以满足在两种温度下同时工作的应用需求,是比短升温和降温时间更好的选择。德国Optris黑体炉HFY20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