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范围:室温+10℃~400℃
-采用单片机作数据分析控制、模拟和数字多重滤波、模块式参数设置等新技术,精度高、功能多、抗干扰能力强;
-使用双排数字显示测量值和设定值;
-PID参数、回差、上下限报警值、手动输出时的百分比及因传感器等产生的误差修正量参数,均可以在面板上设置并实时显示。采用移相或过零触发可控硅,可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输出功率,使初始加热功率不至于过大,调节输出功率的大小,可以再不同的温度下得到控温效果。因为避免了大电流的冲击,可以延长黑体炉的使用寿命;
-采用自动升温控温方式,安全可靠,升温速度快,温度稳定性好,使用操作方便;
-黑体炉系列外型设计新颖,采用炉体和控温仪一体化结构,并备有RS232数字输出选配接口,--用户可根据提供的软件与电脑连接,实时观察记录温控数据和波形;
有黑体炉,可以自行校验,需要说明的是,您的使用习惯、使用环境或执行标准都可能会要求更短的校准周期。智能黑体炉性价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黑体的用途已经不局限于在温度计量方面的应用。在光学方面,已经普遍采用黑体作为标准辐射源和标准背景光源。在测量领域里,黑体已经用于测量材料的光谱发射、吸收和反射特性。在高能物理的研究中,黑体已经用作为产生中子源。不同的用途对黑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温度计量领域,主要是利用黑体辐射和温度的对应关系,因此要求黑体的发射率越高越好。要求黑体的辐射能量按照光谱分布(也就是黑体光谱辐射能量、也称为单色能量)都能符合普朗克定律,这样我们在检定或校准辐射温度计时,以黑体的温度(或标准辐射温度计)的示值,来修正辐射温度计的偏差。因此在选择黑体时通常是选择发射率较高的腔式黑体,同时也要注意黑体腔口直径,温度均匀性和辐射温度不确定度。原装进口黑体炉CS120超高温黑体炉是一种用于机械工程领域的计量仪器,于2007年10月29日启用。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基准髙温装置一高温光电比较仪光路图如下图所示。工作时,光源(小金点黑体炉或温度灯)经物镜成像于调制器7的狭缝上,经调制转换为交流光信号。信号由光导纤维混合、传输,并于聚光透镜焦点上聚焦,经聚光镜和干涉滤光片后,由聚光透镜14均匀地聚焦到光电倍增管的阴极上。
经调制的光相位相反,当两束光亮度不等时,一个交变光能量由光电倍增管接收,使指零仪表不指“0”,调节被检灯电流,以达亮度平衡。若两光源亮度相等,则被检光源的亮度温度就等于标准光源的亮度温度。
黑体炉BR-M500
特点
■ 温度范围 室温+10℃~500℃
■ PID自动控温
■ 紧凑而坚固的设计
■ 适用于校准与测试
基本性能
工作环温 0-45℃
重 量 4.8kg
外形尺寸(L×W×H) 220×160×260mm
电气参数
传 感 器 Pt100铂电阻
控温方式 PID
电源电压 220VAC5A450W
测量参数
温度范围 室温+10℃-500℃
精 度 ±(0.38±0.002[t])
分 辨 率 0.1℃
辐射孔径 Φ70mm
发 射 率 >0.97
升温时间 100℃≤30分钟
附件
BR-M500黑体辐射源一台
电源线一根
备用5A保险丝2只(电源座内有备用1只)
使用说明书一份
备用瓷片2片,云母片2片
在黑体炉上进行了标定试验研究,分析了曝光时间、光圈、焦距以及标定距离等参数对CCD灰度测量的影响。
通用机电设备:传送带检测、电机检测、阀门检测、法兰泄露检测、管道检测、冷凝阀、压缩机、轴承检测等。
冶金加热设备:钢包、高炉风口、高炉冷却壁、高炉内衬检测、高炉送风支管检测、焦炉
连铸板坯、热风炉、热风炉拱顶检测、退火炉、鱼雷罐车、转炉炉衬等。
石化**设备:蒸馏塔、储罐液位检测、反应器、换热器等。
轨道交通专业设备:接触网检测、电力机车车头检测、高架箱梁渗水检测、高铁高价桥梁防水层检测、黑体炉检测、接触网检测、轮轴温度检测等。
加工和热处理:焊接、铸件、模具、炼钢炉、转炉、鱼雷车、炉壁、金属热处里(退火、回火、淬火)、冷/热轧钢板、钢卷线材等温度量测监控等。
其他**设备:滚筒干燥器、胶辊检测、吹瓶机瓶坯温度检测、金属管密封性能检测、机房应用、铅酸电池桥接检测、泡罩包装等。 黒体炉(东京精工)、样品加热炉(东京精工)、温度控制器以及附属光学系统构成。欧普士黑体炉电话
黑体在工业上主要应用于测温领域,**主要的产品是黑体炉 。智能黑体炉性价比
黑体开始发展的是高温黑体,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光学高温计的应用,当时的苏联和英国已经研制出了黑体炉,最高工作温度可以达到2500℃。20世纪60年代,日本生产出卧式黑体炉,最高工作温度为2200℃;同年代,我国也研制出卧式黑体炉,工作温度为900~3200℃。
在20世纪60年代,中温黑体就有人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对黑体技术(如黑体腔、等温黑体腔、黑体发射率等)认识不足,甚至将热电偶检定炉的中间放置一个靶子就看作是黑体。
自从美国在越南******使用红外技术,成功地侦察到密林中的胡志明小道后(注:当时胡志明小道是运输线),拉开了红外技术在***上应用的序幕。随后,各国都开展了红外侦察、红外伪装、红外制导、红外诱饵、空中防卫等技术的研究工作,这就促进了对黑体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对中低温黑体的研究。因此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低温黑体,我国对低温黑体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开始。 智能黑体炉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