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技术服务团队:目前40余人,主要负责生物医药各技术单元的管理与运营,并对外提供技术服务。高层次人才研发团队:主要通过项目引进的方式组建,自2015年至今共引进26人,主要由海外归国人员、国内高校院所学者、企业高层技术人员组成,主要围绕选定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孵化并对外提供技术服务。高校联盟技术支持团队:主要依托驻淄博的9所高校研究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乌克兰国家等离子技术研究院)为纽带,以项目为中心整合各研究院高校相关的技术力量,为项目研发和重大技术攻关提供技术支持。研究院按照CNAS和GMP、GLP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注射剂原辅料相容性研究
三支团队既相互单独运营,又统一协调整合,基本构建起药物研发和服务的技术链条,可根据市场和项目需求灵活提供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由高新区管委会投资建设的功能完备、系统配套的药物研发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一期建设占地4500㎡,拥有大中型仪器设备500余台(套),仪器总投资6000余万元(另有新华制药研究院共享设备5000余万元)。平台于2013年底初步建成,2015年2月至今由研究院单独管理运营。平台下设药物杂质研究中心、原辅料与制剂分析研究中心、生物样品分析研究中心、医(药)用材料相容性技术研发中心、口服固体制剂中试研究平台、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杂质研究中心等7个服务中心,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平台、化学合成药物研发平台、中药与健康产业技术研发平台、药物制剂研发平台、药物研发中试平台(省重点项目,建设中)5个研发平台,可为医药企业、高校院所和相关健康产业提供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系列技术服务。山东注射用医疗器械相容性研究方案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可根据市场和项目需求灵活提供服务。
注射剂包材相容性研究,重点建设以下四项评价指标:相容性阈值的设定、确定准确提取条件、待检测物质谱、毒理评估的相关指标。注射剂滤芯相容性研究:主要研究注射剂过滤灭菌系统的相容性,包括滤芯材料的溶出研究、滤芯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滤芯中潜在有毒添加剂的研究以及安全性评价。重点制定以下评价指标:相容性阈值的设定、待检测物质谱、压力温度等极限参数等。注射剂组件相容性研究:在注射剂组件研究相容性研究中,基于生产工艺和设备,评价一次性使用系统的优势及劣势,然后充分考察供应链和供应商管理的合规性。
在药品研发实验室建立变更控制体系,采用系统化的变更控制手段,对质量体系发生变化的过程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实施有效控制,可以较大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质量风险,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平稳、有效推进。那什么是变更控制呢?变更控制就是由适当学科的合格对可能影响实验室环境、系统、仪器设备或检测方法的验证状态的变更提议或实际的变更进行审核的一个正式系统,其目的是为了使系统维持在验证状态而确定需要采取的行动并对其进行记录。从定义来看,变更控制以验证为分界点,验证前属于研发阶段只需如实记录即可。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2021年,被纳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
淄博生物医药实验室本着“开放、联合、竞争”的原则,与各高校、科研机构、大型药企开展密切交流,依托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园国内标准孵化器,在科技创新、人才、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将在未来5-10年打造成国内优良的中医药技术平台,立足淄博,拓展全国,形成多中心立体化星状辐射的产业布局。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包括药材检测、炮制、标准汤剂制备、中试样品研究、质量标准建立。中成药二次开发对活性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生产工艺、质控水平等方面进行现代化研究,细分临床定位,扩大市场优势。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生物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包括分子生物学室、分离纯化室、动物房等功能区域。山东注射用医疗器械相容性研究方案
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依托淄博当地的产业基础、企业资源、山东大学等高校资源。注射剂原辅料相容性研究
于国,匠心之士为重器;于家,匠心之士为顶梁;于人,匠心之士为楷模。中国人的梦,心之所向。积跬步至千里,每一个脚印,都由你我用匠心精神刻下!8月8日,中国电视台《匠心》栏目在北京举办入选品牌授牌仪式,授予研究院为《匠心》栏目入选品牌,研究院副院长徐东出席仪式。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匠心精神,在于专注,更成于坚持。研究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面向鲁中及全国医药企业、院所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承担着公共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与孵化、人才汇聚与培养、校地交流与合作等职能。注射剂原辅料相容性研究
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淄博高新区生物医药研究院),是由淄博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山东大学和当地药企共同建设的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药物与健康产品技术创新研发和专业化孵化服务平台,成立于2012年12月,事业法人单位。被科技部认定为“****”,整合高校、地方优势资源,建设、运营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依托平台开展科学研究、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展览服务、对外交流合作、医药相关产品销售及技术研发,提升医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