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氨能源?顾名思义,氨能源是一种以氨为基础的新能源,旨在以无碳化合物作为清洁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本世纪以来氨燃料的研发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真要寻求一艘“诺亚方舟”去承载“零碳社会”的千年梦想,神奇的“氨”就是这样的一种奇妙物质。氨是除氢以外较宜生产的可再生燃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价值。氨可由水中的氢和空气中的氮合成,并在氨燃料电池或氨内燃机或氧化燃烧时还原为水和空气。在目前普遍采用的工业化合成氨生产中,所需的氮可自空气中直接获得。而氢的来源则为天然气、煤炭、石油、生物质及水。绿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普遍应用于化工、农业等领域。医药氨转氢燃料
根据科学家预测,未来在碱性水电解(AWE)、聚合物电解质膜水电解(PEM WE)和固体氧化物水电解(SOE)三种类型中,固体氧化物水电解(SOE)与 Haber-Bosch 工艺相结合可能成为未来大规模绿色 NH3 生产较有潜力的工艺类型。此外,在绿氨制备和存储的产业化尝试方面,西门子也走在全球前列,其早在 2018 年便已在英国牛津哈威尔展开世界头一个氨储能先导计划,该项目包括风力发电机组、氮气产生器、电解水系统、30KW 发电机与哈伯法反应炉,通过哈伯法生产氨气。该示范厂目标是将电力、水和空气无碳转化为氨气,将氨气储存在储罐后,用于燃烧发电、当作车用燃料出售,或用于工业制冷等,西门子的该示范计划储存量和发电量较小,旨在证明氨气储能系统的可行性。辽宁绿氨前景绿氨在一定温度下可液化成氨液,具有特殊的性质。
抓住氨经济契机畅行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可利用能源的获取直接相关。尤其是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任何一个世界经济大国的主导地位的确立,无不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契机。以此观之,氨燃料的采用和氨经济的发展,是否能给正在向世界经济主导地位迈进的中国提供一个可贵的契机,实为值得深省的问题。中国的可耕地相对稀少。这使在中国发展基于植物质的醇类等燃料终受局限。期待氢燃料所面临的难题得以及时解决,将有难以预料的风险。因此,尽早地着力发展氨燃料,应为中国发展可再生燃料的好选择。
绿氨是未来趋势吗?我们应优先将绿氨放在明显位置,同时也必须减少棕氨的生产。革新农业和粮食系统以降低对棕氨的依赖是解决难题的关键,尤其是考虑到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有三分之一来自粮食系统。但与此相平衡的是,我们需要生产高质量、低排放的粮食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已经有太多人无法获得足够营养的食物。世界经济论坛正与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的伙伴合作推动“食品创新中心”倡议,以促进可持续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发展。绿氨氨产能的提升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对氨气的需求。
如果向美国体制学习,中国将实现汽车保有量10亿辆,打七折也有7亿辆,按照每车每年1.5吨汽油计,每年需要10亿吨汽油。考虑到10人口的城镇化运输体系以及“世界工厂”的全球运输,还需要10亿吨柴油。全世界都不可能再额外提供如此之多的石油资源。10亿吨氨,至少可以替代15亿吨汽油。中国现有世界上较具经济活力的体制、较有利的发展氨燃料的条件及较大的、崛起中的氨燃料电池储能电站与车船市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中国应充分利用这一几近完美的优势,及时带领全球新一代无碳能源燃料的启用和推广,以利国,利民,利天下。绿氨的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条件。天津绿氢制氨标准
水力氨转氢是利用水力能源实现氨合成过程的能源转化。医药氨转氢燃料
国内方面,随着国内双碳政策体系的确立,2022 年 2 月四部委联合印发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 年版)》,国家能源局《“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工信部《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涉及绿氨存储和应用方面的政策出台,2022 年我国绿氨的发展明显加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2 年 3 月国家氢能中长期规划发布以来,国内绿氨规划并落地的年产能已超过 156 万吨,对应超 28 万吨/年的绿氢需求。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绿氨和绿氢结伴而生,被认为实现绿色降碳的重要途径,在未来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发展红利。医药氨转氢燃料